信息已過期
以上信息已失效
江口鎮五彩稻花魚10月上市 30元/斤元起
發布者:丁沈凱 發布時間:2019-10-12 10:16 過期時間:2020-10-12
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去年,上海江凡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花魚首次上市,30多元一斤的魚供不應求。合作社負責人黃國超卻在今年主動做“減法”,將每畝稻田投放的稻花魚數量從300尾減少至150尾。黃國超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給小龍蝦、黃鱔、鯽魚等其他稻田生物創造更充足的生存空間。有人笑他,放著到手的錢不去賺,這不是傻嘛。
尋尋覓覓“情定”稻花魚
黃國超干的“傻事”可不止這一件。幾年來,他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投資的農業項目。親戚朋友都覺得他傻,放著蒸蒸日上的生意不做,要把金錢和精力投入到風險高、收益低的農業上。黃國超卻說:“我從小在崇明農村長大,對農村和農業有著很深的感情。而且現在人都注重健康,喜歡綠色食品,未來高品質的農業肯定有前途。”幾番尋尋覓覓之后,他在浙江青田遇見了稻花魚。
稻花魚,又名田魚,是鯉魚的一個變種。顧名思義,“稻花魚”就是“一種愛吃稻花的魚”,稻田為稻花魚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食物來源,魚平時在深水區休息,餓了就在稻田淺水中穿梭吃稻花、蟲子(稻飛虱等)和草(禾本科雜草),如此可有效減少水稻蟲害和草害的發生。另一方面,魚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機肥。在這種“稻魚共生”模式下,可完全不使用化肥和農藥也能保證水稻正常生長。那么,養魚為何還能減少水稻病害?有專家推測是因為通過魚的活動,增加了水體的流動,疏松了土壤,為水稻提供了更優良的生長環境。
在青田當地,“稻魚共生”已有千年的歷史,并形成了穩定的消費市場,還是世界農業遺產,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但在上海市場,知道稻花魚的人并不多,黃國超是第一個規模化種養者。幾年前在青田游玩時,黃國超看到了稻魚共生項目,他的眼前一亮,這正是自己要找的農業項目:綠色、健康、附加值高。但稻花魚魚苗價格不便宜,開始時黃國超想找點替代品,他就嘗試在稻田里投放草魚苗,結果沒過多久,草魚就把水稻秧苗都吃光了。沒辦法,只好老老實實引進了稻花魚魚苗。
“減法”過后有意外之喜
黃國超之前從沒有正兒八經接觸過農業,但自從有了稻花魚,他卻像著了魔,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一直待在位于廟鎮的合作社里。每天都能看見他在狹窄的田間小道上轉悠,本就黝黑的皮膚,曬得更黑了。去年是合作社大米和稻花魚公開銷售的第一年,剛一上市就受到顧客的好評,很快銷售一空。
誰說農業不賺錢,黃國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畝產水稻700斤以上,魚在200斤左右,經濟效益超過每畝1萬元。“和一般的‘兩無化’水稻相比,通過養魚除草,還能節約近三分之二的人力成本。”黃國超說道。
今年,黃國超將“稻魚共生”項目的面積由去年的200畝拓展至800畝,但每畝稻花魚的投放數量卻從原先的300尾下降至150尾。黃國超解釋說,因為不用化肥農藥,稻田里引來了很多小龍蝦、螃蟹、黃鱔、鯽魚等其他生物,他想給這些不速之客創造生存空間,營造一個更好的稻田生態系統。此外,黃國超還在田埂上養起了白山羊,每2-3畝養一只羊,是田埂上最自然的生態“除草劑”。
大自然的神奇令黃國超既不解又驚喜。今年水稻病蟲害頻發,而他的稻田卻一片生機盎然,離水稻收割還有近一個月,稻穗飽滿,稻葉碧綠。而稻田里的黃鱔、螃蟹等也成了搶手貨,來過合作社的客人都要找黃國超買上一些。這樣一算,利潤好像比光養稻花魚還要高不少。
稻花魚項目大獲成功,黃國超又犯起“傻”來,自己賺錢不算,他還打算推廣這一項目,帶動鄉親們致富。要推廣稻花魚,首先得解決魚苗繁殖問題。在稻花魚的家鄉,魚苗繁殖技術是概不外傳的機密,不過,黃國超通過多年不遺余力的投入,加上科研人員的指導,已經成功掌握了繁殖技術,大大降低了成本。
稻花魚有全紅、大花、麻花等多種顏色,雖然不是觀賞魚,但觀賞價值不低,尤其是受到小朋友的喜愛,常常把它們當成金魚飼養。黃國超受此啟發,計劃發展農旅結合,推出垂釣、網魚、摸魚等項目。他先請自己朋友來體驗,朋友們在捉魚吃魚之后,流連忘返。這又給黃國超增添了不少信心,“希望將來這里能成為崇明休閑旅游的一張新名片。”
出售價格(量多從優):
30元/斤(買家注意①)
配送范圍(免費到鎮):
(賣家承諾②)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崇明本地網上看到的,謝謝!
- 聯 系 人:黃國超
- 聯系電話:13501833169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聯系地址:
|
- 付款方式:
- 尺寸容量:
- 相關配置:
- 性質說明:
- 其它信息:
|
本站提倡互惠互利原則,交易信息通過網絡公開進行直接聯系,若達成供需意向請遵循誠信原則:買家注意①:請在電話溝通中詢問清楚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斤兩計較尷尬;賣家承諾②:免費送貨到指定配送范圍的集鎮當面進行公平交易;
免責聲明:本站只提供信息交流平臺,各交易者自己審辨真假,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