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來到一江之隔的崇明島,市區的居民大抵會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空氣真好。”
空氣真好,因為這是一個“天然氧吧”。穿行于崇明島,草木蔥蘢,滿眼皆綠。來自于官方的數據說,截至2014年底,崇明三島現有森林面積37.9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1.62%,這一數據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7.8個百分點。如果從天空俯視整個上海,崇明三島是全市各區縣中顏色最“綠”的區域。有數據說,近年來崇明pm2.5平均值僅為35,是全市空氣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因此之故,崇明有“綠島”“生態島”之稱。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而今,這份空氣,這份綠色,這份生態,正在越來越吸引都市中人。別的勿論,單看每逢雙休日以及節假日,通往崇明的長江隧橋無一例外地堵成“長龍”,你就知道其魅力之大。都市人的涌入,帶動了景區、賓館、餐飲等一系列消費,也帶動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一言以蔽之,生態效益帶來的經濟效益。
誰都知道生態有價值,有很大的價值。在這價值中,顯而易見,經濟價值是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景區游客的井噴,假日期間住宿的一房難求,原產地農產品受到市民的追捧,以及市場自發形成的運動休閑活動的興起,富有想象的客棧和民宿的探索,都是“生態立島”的回報。在這里,生態直接與經濟價值掛鉤了。也因為如此,生態的堅持,有了更為堅實的支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當生態能夠獲得“真金白銀”,這句話也就落到了實處。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