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前不久,20歲的大學生小王踢完一場足球后,又喝了一大瓶可樂、吃了大量蛋糕,半夜睡醒突然發現雙腿不聽使喚了。舍友們緊急把他送到醫院,結果醫生診斷說,他得了低鉀型周期性癱瘓。通過輸液補充血鉀,小王終于能下床行走了。
好好的年輕人,怎么會突然癱瘓呢?神經內科醫生指出,周期性癱瘓是指反復發作性的以骨骼肌弛緩性癱瘓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肌病。通俗講,就是跟遺傳基因突變有關的一種肌肉類疾病,發病病因跟血鉀出入細胞的通道不暢有關。這類疾病屬于先天性疾病,但家族遺傳情況不明顯,常起病于青年,男多于女。
疲勞、飽餐、寒冷、酗酒和精神刺激等,都是周期性癱瘓的常見誘因。小王剛剛踢完足球,身體疲勞,又進食了大量高糖食物,會增加血液代謝速度,從而加大周期性癱瘓的發病可能。低鉀型周期性癱瘓是周期性癱瘓中最常見類型,以發作性肌無力、伴血鉀降低、補鉀后迅速緩解為特征。
周期性癱瘓發病時間常于飽餐后夜間睡眠或清晨起床時,發病前有肢體疼痛、感覺異常、口渴、多汗、少尿、潮紅、嗜睡、惡心等癥狀,發病期間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吞咽、咀嚼等活動正常,但肢體肌肉對稱性無力或完全癱瘓,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遠端,可伴有肢體酸脹、針刺感。少數嚴重病例可發生呼吸肌麻痹或各種心律失常而危及生命。醫生提醒,周期性癱瘓一般不會致命,大多數人可自動恢復,少數人發病時需要盡快到醫院輸液補充血鉀,極少數人有窒息危險需要醫生更進一步急救。
周期性癱瘓跟自身體質也有一定的關系,體質虛弱更容易受到“攻擊”。因此,在平時生活中,應注意少食多餐,限制鈉鹽攝入,避免過飽、受寒、酗酒過勞等。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