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患者黃女士絕經6年,因少量陰道出血,到新華醫院崇明分院宮頸疾病門診就診。經過宮頸細胞學篩查發現“不典型鱗細胞”,同時宮頸高危人乳頭瘤病毒(HPV)16型陽性。門診醫師立刻給她進行陰道鏡檢查及宮頸活檢,發現了宮頸高級別病變。

診斷雖已明確,但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遇到了難題。由于絕經多年,黃女士宮頸萎縮明顯,無法切除宮頸,只能切除子宮。身高164厘米的黃女士,體重只有35公斤,體重指數只有13,相當一個小學四年級女生正常體重。瘦弱的身材仿佛一陣風能把她吹走,屬于極度消瘦狀態。同時,她的白細胞和血小板都偏低,白細胞數目只有常人的一半,無疑又增加了手術和麻醉的風險。
怎么辦?面對患者和家屬信任的目光,新華派遣專家、婦科執行主任王梅和其團隊沒有退縮。他們一方面請血液內科會診,通過藥物調整,實施對癥治療;一方面認真探討手術方案。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病人,微創手術顯然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但常規的腹腔鏡手術需要CO2充盈腹腔,會增加患者麻醉風險。
最后經過充分術前準備,在手術室和麻醉科密切配合下,王梅主任自制穿刺模型,帶領沈曉萍、曹作增及沈東英醫師,于5月14日為患者成功實施了無氣腹的腹腔鏡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手術時間短,出血少,創傷小,腹部只有臍孔一個2厘米切口,大大減輕了患者術后痛苦。
目前,病人狀態良好,家屬對手術效果都十分滿意。
小切口大突破,是手術更是藝術。此類手術在新華醫院崇明分院的順利開展,標志著婦科微創技術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為島內廣大女性患者帶來了新的福音和希望。
溫馨小科普——單孔腹腔鏡手術
一個孔就可以完成手術
據王梅主任介紹,傳統的多孔腹腔鏡手術,是在患者腹部做3到4個穿刺孔,每個小孔的直徑為0.5厘米到1厘米,進行手術操作即可完成傳統需要開腹的手術?,F在隨著手術技巧的提高,醫生開始嘗試更加微創的手術方式——單孔腹腔鏡手術。
把疤痕藏起來的手術
那么,對于患者來說,單孔腹腔鏡手術比起以往的傳統腹腔鏡手術有哪些優勢呢?
王梅主任說,手術的基本目標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其次是美觀,在能達到同等手術效果的前提下,減少患者因手術瘢痕帶來的自卑感,何樂而不為?
單孔腹腔鏡手術是否人人適合
目前,單孔腹腔鏡在卵巢囊腫剝除術、附件切除術、子宮肌瘤挖除術、全子宮切除術、內膜癌分期術、宮頸癌根治術等婦科手術中均有應用。
但是,由于每個患者病情不同,單孔腹腔鏡并非適用于所有婦科疾病的患者,部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可能需要轉換為傳統腹腔鏡。如果患者患有嚴重盆腔粘連,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癥等,這些情況下,因操作困難可能會妨礙單孔腹腔鏡手術的實施。此外,常規腹腔鏡手術的禁忌,比如巨大盆腔腫物,晚期卵巢惡性腫瘤等,也不可能在單孔下完成。
所以,在進行單孔腹腔鏡操作前,需要專業醫師對患者進行充分的術前評估,為符合單孔腹腔鏡手術指征的患者進行手術。同時,單孔腹腔鏡技術打破了傳統腹腔鏡手術的多孔限制,對主刀醫生在經驗和技巧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經驗豐富成為熟練掌握這項技術的必備條件。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