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現在正是吃小龍蝦的季節!愛吃的小伙伴,一頓吃上一盆不是問題。但“蝦紅是非多”,關于小龍蝦的傳言不絕于耳。

小龍蝦的頭能吃嗎?小龍蝦里面是不是堆積著排泄物和寄生蟲?......
大家是不是有很多問號?今天就來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小龍蝦臟?體內有寄生蟲?
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它擁有強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即便生活在其他污水污染的水環境中,也能生存甚至繁衍后代。
因此,人們誤認為小龍蝦在污水中生活,或是我們吃的小龍蝦就是在污水中養殖的。自然蝦體特別是蝦頭里面肯定會堆積著排泄物和寄生蟲,重金屬富集的問題不可避免。
但是,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小龍蝦基本為人工養殖,野生的比重極少。只要小龍蝦是正規來源、徹底煮熟的,就可以不必過于擔心安全問題。
小龍蝦的頭到底能不能吃?
不建議吃!
一般來說,水體中的重金屬會通過蝦鰓呼吸或攝食等渠道進入到小龍蝦體內,并富集在不同組織中。蝦體肉中重金屬富集最低,富集最多的是外殼和消化器官—肝臟。

因為肝臟和蝦鰓等組織都位于蝦的頭部,所以,總體上來說,小龍蝦的頭確實容易富集重金屬,也是微生物寄生蟲的藏身住所。
不過也不用太緊張,一個健康的人一年吃小龍蝦的頻次和總量對機體產生危害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穩妥起見,建議以吃蝦肉為主,尤其是幼兒孕婦和體弱多病者。
蝦線一定要去掉嗎?
建議去掉!
蝦線(崇明方言:“經”)是蝦的消化道(大腸),一切生物體的“下水”里或多或少存在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和沒有來得及排出去的排泄物。盡管煮熟后理論上已滅菌,但絕大多數人心理上難以接受,其次口感也不佳。
所以,通常建議在處理蝦的時候把蝦線去掉。
小龍蝦里的蝦黃是什么?
蝦黃既不是蝦籽也不是蝦屎,是小龍蝦的肝胰腺,也就是肝臟和胰臟。

膽臟是解毒器官,當然也是容易富集重金屬,不免攜帶一些寄生蟲。
蝦黃最好和頭一起丟棄,別吃!
綜上:小龍蝦的頭不建議吃,蝦黃也不建議吃,處理蝦時最好將蝦線去掉,趕緊告訴身邊朋友,這下可以放心開懷的吃啦!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