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 COM崇明網訊 明天,上海市7.2萬名中考生將走進考場,直面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在他們當中,有不少同學只要達到公辦普通高中分數線,不必參加高考就有望成為一名準大學生,這就是上海從2014年起試點的中本貫通升學路徑。
從最初招生人數的120人到2018年的1500余人,從最初的5所學校試點的3個專業到2019年的30多所學校的58個專業,報名的學生越來越多,高分考生也屢見不鮮。中本貫通為什么越來越吸引考生和家長?
直達本科:中本貫通熱起來了
“對于我們這種成績中等的學生來說,報中本貫通最穩妥。”李女士的兒子正在讀初三,在中考填志愿之前,全家討論了許久。“中本貫通提前鎖定專業,不用高考,7年就拿到本科學歷。讀高中,就是考進區重點,苦三年,考到什么樣的大學還是未知數。”李女士說:“現在社會,技能人才越來越吃香,男孩子會門技術,以后找工作更有競爭力。”最終,在尊重孩子興趣的前提下,李女士的兒子報了上海市高級技工學校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年后,通過轉段考試后,將進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在上海,抱著和李女士一家差不多想法的家庭越來越多。
2014年,上海有5所學校參與首批中本貫通試點:上海應用技術學院與上海信息技術學校、上海石化工業學校兩所中職學校聯合開辦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與上海工業技術學校聯合開辦機械工程(數控技術)專業。“第一年開設時,校園開放日那天來了980個學生家長咨詢。”作為首批試點學校之一的上海工業技術學校校長王立剛還清楚地記得當天的場景。“現在來咨詢的家長和同學沒那么多了,都懂中本貫通是怎么回事,參與的學校和專業也越來越多,學生的選擇面更廣了。”
根據市教委公布的2019年中招政策,本市新增6個中本貫通試點專業和26個中高貫通試點專業,并根據新增專業點的數量和社會需求,合理安排中本貫通和中高貫通招生規模,其中,中本貫通招生規模保持基本穩定,中高貫通招生規模較2018年略有增長。
學校和專業多了,招生人數至2018年已經達到1500余人,中本貫通更好考了嗎?事實上,并沒有。
根據上海市教育考試院歷年發布的中本貫通分數線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公辦普通高中最低投檔控制線(中本貫通參照公辦普通高中分數線)分別為495分、477分、446分;以上海工業技術學校為例,這三年機械工程專業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分別為544分、524.5分、534分。
收獲挺大:高分生棄重點進中職
3年前,馬旭峰成了“網紅”。590分的中考成績,本可以進入到市示范性高中,卻進入了上海工業技術學校這樣一所中職學校,這個選擇讓不少人感到意外。“這三年我覺得很踏實,學到了很多東西,收獲很大。”
馬旭峰最近在忙期末考試,3年前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入學,現在他又將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通過轉段考試,進入第二工業大學繼續學習。“我們班同學學習都挺用功的,這三年學業安排也很充實。”在職校都學點什么?上海工業技術學校校長王立剛說:“德國很多工程師都是既懂技術,又懂工藝,還會自己動手操作改進。從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來看,這類既有技能又懂技術、既會操作加工還會創造性改造的人才,單靠中職學校和高等院校都無法獨立培養。”王立剛認為,探索中本貫通人才培養模式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突破口。據了解,除了語文、數學、外語和物理等基礎學科,學校還安排了機械基礎、機制基礎、制圖、測繪等多種專業課程。“我們還增強了崗位實踐環節,知識、技能并重。”
“我和同學們都考出了數控銑床中級證書。”除此以外,馬旭峰還考出了普通車工初級證、3D打印初級和高級證和大學計算機證。馬旭峰還忙著參加比賽,在“一帶一路暨金磚五國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第二屆3D打印造型技術大賽”決賽中拿到了三等獎。
在馬旭峰的中學同學正忙著刷題沖刺高考時,他在機床上實踐。因為有著7年一體化清晰的規劃和目標,他顯得更從容和篤定。
7年學習:每步都有規劃和指導
“我閨蜜高考也考到我們學校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的大二學生小鄭在虹口區讀初中,2014年參加中考,她是他們班唯一一個報考中本貫通的。“那時候中本貫通是新出來的,沒人敢報。我雖然成績不錯,但是身體不太好,我們區高考壓力很大,綜合考量下來,我就填了志愿。”經過三年學習,她順利轉段到應技大,而和小鄭當時成績差不多的閨蜜,也通過高考進入到應技大,算殊途同歸,但又不一樣。小鄭說,三年中職學習,讓她提前感受大學生活,在專業學習上,也要比高考生更深入。更關鍵的是,7年的一體化培養方案,讓她的每一步都有規劃和指導。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中本貫通項目負責人姜超老師告訴勞動報記者,目前該校已經和7所中職學校“結對子”,6個中本貫通專業,已經有兩屆轉段成功的學生在讀。“我們為這些同學量身定做了一套培養體系,應技大和7所中職從一年級開始,兩個學校的老師一起教研、出教材,為7年的培養做好合理安排。”
為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除了轉段考作為門檻,應技大還建立了監控考,及時跟蹤他們的學習質量,以便調整方案。
“通識課程上,我們也是和中職聯合制定的,比如英語做了個七年的連貫計劃,學生轉段進來,大一就要參加四級考試。”上海市第二工業大學中本貫通項目負責人李寧老師表示,在專業課設計上,學校我們成立了聯合教研組,先在中職階段夯實基礎,等到了本科就加深理論。李寧老師說,對于中本的學生,數控銑床中級資格證書是轉段必備證書,等他們到大學之后,就可以考高級證書。“高級證書有專業學習時間要求,高考生在四年內很難將中高級都考出來,但是中本貫通的學生就可以。他們專業技術知識和實踐更扎實。”有了高級證書出去就業,將是一塊非常好的敲門磚。
“我們機械工程一共四個班,其中一個是卓越班,全國招生,有的地區招生分數線要達到一本線。我們做過比較,中本貫通班級各方面的成績,僅次于卓越班。”李寧老師說。
課程挑戰:不是簡單理論+操作
“中本貫通不是傳統本科學科課程體系與操作技能訓練的簡單相加。”李寧老師表示,在課程設計方面,尤其要加強一體化核心課程建設。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的學校還是按照高中的思路、模式、標準去施教,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學生前三年的學業壓力很重,但中職階段符合學生年齡的文化素質又稍顯不足,比如中國傳統文化、美學、藝術修養等,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的課程和課外活動應有所增加。
數據顯示,申城已經有74%的中職校有貫通專業,貫通專業點占專業總數的35%,每年貫通招生人數占總人數的25.6%,已初步形成中職—高職—應用本科縱向的培養體系,并已考慮應用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貫通培養試點。此外,今年還試點推進五年一貫制職業學校建設,希望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技術技能人才貫通培養機制。
培養更多“李斌”、“徐小平”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上海職業教育正在努力。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