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沒有奉賢的豬藍耳病疫苗,全國每年至少要死亡2000多萬頭豬!”中國著名家畜傳染病學專家蔡寶祥教授說。
這就得說說沈強的故事了。
填補一項國內科研空白
沈強研究生畢業后,進入了奉賢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正巧碰到國內養豬場出現一種叫藍耳病的流行性疾病,造成了上千萬頭仔豬死亡,給養殖戶和國家造成巨大損失。
沈強主動向領導請纓:一年內研制出疫苗,攻克此病!
“不可能的!國內大型科研單位都攻克不了這種疫病,一個小小的縣級動物疫病控制中心,能有多大能耐?!”同事同行投來了質疑的目光。
沈強并不辯說,他一頭撲在了科研上。他白天做實驗,晚上查資料,每天都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干。期間他上東北、下南洋、還與澳大利亞疾控中心和美國愛荷華大學獸醫學院的專家探討。
不到一年,國內第一批豬藍耳病疫苗在奉賢動物疫病防治中心誕生,有關部門的檢測表明:免疫效果良好!
沈強填補了一項國內科研空白!
此后,沈強帶領的研發小組與全國400多家養豬場建立了聯系,推廣疫苗600多萬份,直接挽回經濟損失5億多。
養豬戶稱他“獸醫110”
沈強成了大專家,可他這個大專家卻不深居簡出、高高在上,他與27戶養殖戶簽約結對,只要養殖戶一個電話,他就會趕過去。
養殖戶潘建中是個盲人,他的妻子患有殘疾,夫妻倆養了200多頭豬。老潘的養豬場很小很臟,而且完全按農村原來的老方式養,也不懂豬糞處理,搞得周邊河道臭氣熏天,村民很有意見,聯名要其搬離。
沈強來到老潘家,他幫助老潘建起了三格沉淀池,使得養豬場變干凈了,邊上河道變清了,臭味小了,此后再沒有村民要其搬遷。
為了讓老潘養好豬,沈強還為老潘購買了錄音機,把技術要領錄下來,讓老潘反復聽。
2009年,生豬行情滑坡,但老潘卻實現利潤70萬元,近幾年更是年年增長。
在沈強影響下,區鎮兩級技術人員都與養殖戶結對,并與29個農民專業養豬合作社結對。
隨叫隨到,這就苦了沈強,有時實在太忙太累,他只能蹲在地上,或車里打個盹。
“獸醫110!”農民養豬戶這樣稱呼沈強。
這是我的本職和責任
后來沈強當上了中心主任,從那以后他管得更寬了。
一度奉賢區出現了許多不規范的畜禽養殖點,不但影響環境,也給疫病防治帶來困難,他帶隊不分晝夜突擊清查、治理整頓,,期間發各類告知書5000多張,涉及1782個場、點,拆除149萬違章養殖棚,復耕土地2500畝。
2013年,外省的死豬漂浮到金山河道,沈強立刻對全區生豬進行排摸,起草了《奉賢區生豬養殖減量提質量工作實施方案》,根據這個方案,減量生豬16萬頭,并規定死豬上交可得數十元補償,真正杜絕了區域內死豬亂扔現象。
在同事眼里,沈強也是個好老師,他毫無保留地向身邊的同事傳授技術,督促他們參加各類技術培訓,目前中心的年輕人都獲得了“注冊獸醫師”資格。
對沈強總是這么忙忙碌碌,也有人不解,說:“你把自己搞得這么忙、這么累,有必要嗎?”
對此沈強總是說:“做好這些事,是我的本職和責任。”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