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婚假沒休完,竟然收到解聘通知,理由是曠工,這讓吳女士(化名)深感冤枉。為討說法她將公司告上了法院,一審法院支持了吳女士的賠償要求,公司不服提起上訴,“應聘時候她承諾沒有男友,幾年內不會談婚論嫁,現在工作半年就結婚懷孕,有違誠信”。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表示,除非特殊行業,個人婚育情況屬個人隱私不在必須告知的范疇。
入職半年后懷孕被解聘
2017年10月16日,吳女士進入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從事文案工作。吳女士稱,2018年4月12日至4月22日,她請了十天婚假,并手寫了請假條交公司。4月17日,她收到同事發來的微信,稱公司以曠工為由要和她解除勞動關系。4月21日,吳女士經醫院診斷發現懷孕。4月底吳女士向勞動糾紛調解部門申請調解,并將懷孕一事告知公司。經調解,雙方于5月4日達成一致:吳女士繼續上班。吳女士表示確診懷孕后曾感冒,加上來回奔波孩子情況不穩定,醫院告知其需要休養一個月。但公司要求其提供此前未上班屬于病假的相關證明。5月5日,吳女士請假去產檢。5月8日,她收到了公司書面解除勞動合同通知。吳女士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令公司支付4月1日至4月30日期間工資6144元及違法解除賠償金35000元。
應聘時承諾幾年內不結婚
被告在一審中堅持,2018年4月12日吳女士沒上班,但公司沒有收到其請假手續。公司法定代表人在詢問其他員工后才得知吳女士說要請婚假。此后吳女士休病假,也沒有提供前期的病假證明,已構成曠工,公司解除行為合法,不同意吳女士的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認為,婚假是職工的法定待遇。被告公司員工對于原告請婚假一事是知曉的,其法定代表人在吳女士休假期間也未對其婚假提出異議,故現再主張吳女士4月12日至4月22曠工缺乏事實依據。4月23日至5月8日,醫院開具了病情證明單建議吳女士休假,故上述期間吳女士亦不存在曠工。據此,一審判決科技公司支付吳女士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7000元,工資差額1691.95元。
科技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上海二中院提起了上訴。在上訴狀中提出,在應聘階段公司即發現吳女士年齡處于婚嫁階段,為了規避“風險”本沒有打算錄用,但吳女士保證“連男朋友都沒有,幾年內不會談婚論嫁”,這才留用。公司認為其行為違反了誠信原則。
勞動者無須告知婚育狀況
收到這份上訴狀后,上海二中院的承辦法官針對公司的這一想法進行了法律釋明。審判長喬蓓華指出,男女平等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策。促進婦女平等就業有利于推動婦女更加廣泛深入參加社會和經濟活動,提升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活力。對此,勞動法、就業促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規都有相應規定。盡管勞動合同法規定在建立勞動關系的過程中勞動者有如實告知的義務,但上述義務應限于與勞動合同履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包括知識技能、學歷、工作經歷等,婚戀、生育狀況屬于個人隱私,并不屬于必須告知的內容,除非該崗位性質特殊,對未婚育女性有特別影響。
近日,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明確規定招聘不得詢問女性婚育情況。在經過詳細釋法之后,該公司表示愿意服從一審判決,撤回了其上訴請求。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