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近期,有多位消費者致電反映,從去年年底以來,已在滬開辦十余年的早教連鎖機構品牌“培正逗點”,其多家門店陸續因各種理由暫停營業。勞動報記者獲悉,涉及消費者數百人,人均充值培訓費一至兩萬元不等,這上百萬元的預付費面臨無法退回的風險。目前,公安以及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近千萬元預付費遭拖欠
消費者易小姐,是“培正逗點”飛虹中心店的受害者之一。她向記者介紹,去年7月,她權衡再三,才選擇了“培正逗點”這家機構,并一次性支付了一年的托班學費(每月2800元,總價約3.36萬元)。
“當時我寶寶還小,還不到20個月,所以約定了春節后入學,和機構那邊也一直保持著聯系。”易小姐說,上周六,機構突然貼出“由于內部自身原因,已經無法繼續經營”的告示,并安排相關人員進行善后。
“花了3萬元,卻連一節課都沒上。”易小姐急忙聯系機構協商退款,可機構給出的方案并不是退款,而是打算將其寶寶轉至附近一家不太知名的機構,“我們不接受這個方案,后面工作人員的手機、總部電話就都打不通了。”易小姐加入了“飛虹中心”的維權群,群內已有受害者100余位。
關店的不止飛虹中心一家門店。位于浦江鎮的“培正逗點”華僑城中心同樣大門緊閉,李小姐上中班的孩子,自2017年5月至今,已在此中心內學習了一年多。“2.5萬元左右,既有邏輯課,也買了親子課,一共買了225節,現在還剩下100多節。”李小姐回憶,上周五,授課老師還提醒她的孩子不要遲到,可次日凌晨該老師便在微信群中通知,中心因為經營不善,教師的工資已被拖欠許久,故而課時不得不暫停。
李小姐和群里的家長也組建起維權群,根據該群內的初步統計,這家門店涉及的消費者多達300人,平均花費在1萬至2萬元,而像李小姐這樣購買了2萬元及以上課程的,也不在少數。
此外,根據投訴人反映、記者實地走訪并撥打電話核實,目前,“培正逗點”飛虹中心、華僑城中心、浦錦中心、南翔中心等至少4家門店已暫停營業,金橋中心租約也即將到期。而記者走訪中,蓮花南路店、長壽路店等仍在正常營業,但這些店真實狀況如何?是否也會步其后塵,相繼關停?現場工作人員大多拒絕了采訪,并表示“不清楚其他門店的狀況”。
截至發稿,記者初步估算,本次因停課事件,波及影響約500余名消費者(而該數字目前仍在擴大中),按人均一至兩萬元的金額,保守估算,涉及退款金額接近千萬。
門店關停前仍在勸續費
作為全國連鎖的早教機構,“培正逗點”創辦于2003年,是上海培正教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兒童早期教育品牌,以早教中心的形式提供0-6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與智能成長教育課題。
根據“天眼查”查詢獲悉,上海培正教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萬元人民幣,公司狀態目前仍為存續。不過,這家公司是以咨詢公司的名義從事早教業務,其營業執照上的業務范圍為教育咨詢,似乎并不具備教育培訓的資質。
昨日,記者撥打了培正逗點總公司的電話、門店經理的電話,以及多個分機號,但座機均顯示“已暫停服務”,而一位負責善后的公司經理手機,則始終拒接。
記者注意到,許多受害者大多一次性購買了上百節課程,如果按單節課時費算,“培正逗點”的單節課程費用其實不足百元。
“低價是它的特點和優勢,”李小姐透露,關門前幾日,店方仍在游說學員家長續費。
市場監管部門介入調查
據悉,目前部分消費者已向教育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及公安部門反映了這一情況。在華僑城中心,屬地公安部門設置了臨時辦公點,為消費者辦理登記事項。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汪鶇律師建議消費者,根據《合同法》相關法律規定,鑒于該教育培訓機構已終止課程,對消費者已構成違約,消費者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該機構退還已收取的費用,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陶愛蓮指出,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教育培訓機構時,應注意核驗機構資質,選擇資質齊全并具備良好信譽的教育培訓機構,并保留好相關協議與付款憑證、發票等,以便將來在有糾紛時維權。
她提醒,家長在報名繳費前,還應查詢企業是否辦理了相應的預付卡備案登記。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