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我曾在微博里做過一次小調查,問:親們,你們怎么看待微信朋友圈拉票這種現象,什么孩子評優、朋友評獎、單位創先之類在朋友圈拉票,你怎么看?看來網友們對這個話題“很有話說”,不久就有了數百條評論,而且評論和態度驚人一致,網友們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對這種行為的反感和抵觸。
有的說:假裝沒看到,從來不予理睬。有的說:無論誰,發一次立刻拉黑。有的說,騙子使壞,傻子上當。有的說,這不是朋友圈,而是在圈朋友。有的說,直接回復“淘寶可以買到票數!”有的說,這是典型地利用朋友圈這種強連接式人際關系來使得好友礙于人情不得不參與。
對比一下會感覺很有意思,微博上討論這個話題時基本上是一邊倒義憤填膺地反對,而在朋友圈中真遇到這種事時則不一樣。我的朋友圈中也常有朋友拉票,但從未看到過有人站出來反對,或公開地表達反感。微博評論排除了人情壓力、友情顧忌、圈子情感的干擾,有時更能表達人的真實想法,從這種對比可以看出,雖然“朋友圈拉票”會有很多朋友響應投票,但很多人內心其實是非常抵觸的,礙于人情不會表達出來,不過心理上已經有了疙瘩,那些沒有投票的更成為“以沉默表達不滿的大多數”。
看到“朋友圈拉票”就拉黑——其實很少有人會這么激烈,不過是以這種方式表達一種堅決的反感。而在朋友圈拉票跟“淘寶刷票”的差別有多大?一個是花錢買票,一個是用人情刷票,難道不都是干擾和造假?有人說,花錢買票是規則不允許的,而朋友圈拉票則是規則鼓勵的,別人都在朋友圈拉票,自己不拉的話會很吃虧。一邊吁求公平一邊打破公平,“大家都這樣做”的比爛思維見證著沒有原則。很多人都說這樣做是為了孩子——可參加這種靠網絡拉票決勝負的比賽,難道不是對孩子的誤導?正如一個網友留言說,小孩子懂什么,都是家長要面子。
“朋友圈拉票”不僅消費友情、消費面子,實際上更是一種變相的傳銷,跟當年一些電視臺的選秀節目,把粉絲當成提款機,忽悠粉絲短信給明星投票來決勝負差不多。最后無非就變成了誰的動員能力更強,誰拉的朋友更多,誰的社交關系更強大,跟選手本身的優劣并沒有關系。拼朋友圈,實質是一種公然的“拼關系”,公然地踐踏公平規則。營銷者以“規則允許”的名義,用這種反規則的游戲規則進行了營銷和推廣。被壞規則綁架了的家長和朋友圈,不知不覺陷入了商人營銷公號的網絡傳銷鏈。
一個朋友說,發現很多這種投票都需要輸入電話號碼和名字,或者是需要關注他的公眾平臺才能投票,這是有的公司為了收集大量用戶的通訊信息——這種朋友圈拉票,有時還可能搭上朋友的隱私,給朋友帶來無盡的麻煩。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