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又逢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陽敬老節。移動金融智選平臺融360的《維度》問卷調查顯示,在父母一輩中,有超過四成退休后仍在為養老工作,僅有24.74%依賴子女贍養來養老。

43%被調查老人靠再就業養老
根據全國老齡辦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人數量為2.22億。而全國60歲以上老年在業人口為9235.3萬人;65歲及以上老年在業人口也增加了1395.4萬。也就是說,在60歲及以上老人中,有超過四成退休不退業,仍然繼續工作,這項數據與《維度》所做的調查不謀而合。
在《維度》的調查中,目前養老來源一欄,“養老退休金”、“繼續工作”這兩個選項可謂并駕齊驅,分別占比41.58%及43.24%。從年齡上看,80、90后的父母多依靠再就業來養老,而60、70的父母大多只能依靠養老金。
一半子女不支付父母養老錢
另外,當問及每月給父母多少錢養老時,有超過一半的人群選擇了“0元”,占比達到50.31%;若從年齡上看,80后(含85后)中有48.28%每月不給父母錢,90后(不含95后)更高達58.93%。
事實上,《維度》在深入調查中發現,即便兒女給錢,很多父母也會主動拒絕,或者用另一種方式歸還。而對于某些被爸媽寵在手心的“孩子”們,甚至有不少父母直言:“不啃老就不錯了,哪還指望他(她)養老呢!”。
調查顯示,每個月給父母500及以下養老費的人群占比25.57%,僅次于每月分文不給的。而每月能拿出千元以上的寥寥無幾,總計不過十分之一有余。
在這個現狀下,僅有10.19%的人群認為父母現在的養老生活很幸福。僅有12.89%人群認為子女贍養可作為將來養老來源的選擇之一,而有61.54%的人群都在指望退休金養老。
超三成95后認為500萬元夠養老
那么,在大家觀念中要準備多少資金才夠養老呢?
對于這個問題的判斷,與調查人群的收入、年齡、所在地呈現緊密相關性:收入越高、年齡越小、居住城市越接近一線的人群,普遍認為需要更多的錢才足夠養老。可以看到,31.03%的95后認為需要500萬元以上;目前每月收入3萬元以上的,77.78%的人群都認為需要500萬元以上。
那么,怎么才算“夠養老”?不妨來看一個真實的數據:
如果你打算60歲退休,那么至少也得按80歲死亡來準備養老金,也就是說得準備20年夠花的錢。1991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877元,按這一年的水平計算,只要準備57540元就夠養老了。2017年,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已經漲到101599元,按這一年的水平計算,要準備203萬元才夠養老,已經是20多年前那個數字的35.3倍。
近六成人群還沒開始做準備
不過,調查數據顯示,還沒為養老做準備的人群接近六成,占比高達58.42%,準備百萬元以上的僅占3.72%。如果按照年齡來看,80后90后們開始做準備的更是寥寥無幾,有近八成90后(不含95后)都未開始準備。
這是因為年輕人們天性樂觀么?并不見得。《維度》調查表明,36.59%的人群對將來的養老問題感到焦慮:感覺壓力山大,真不知道以后自己老時會怎么樣。還有22.25%的人群表示來不及焦慮:“現在日子都過得很難,哪有閑心閑錢考慮以后?”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