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打嗝在醫學上的專業名稱是“呃逆”,這是一種在人們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現象,不論是吃多了,還是餓了,都可能出現打嗝。
在日常生活中,民間止嗝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喝涼白開、憋氣、深呼吸等,但到底什么辦法最具有科學道理,最有效呢?也有人試了很多辦法,打嗝仍然不止,這很可能是受某些疾病的影響,那么怎么區分單純性和病理性的打嗝呢?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打嗝的經歷,正常人在飲水、進食、飲酒后,或受到冷刺激,以及激動、興奮等情況下會突然打嗝,但大部分打嗝癥狀輕微,持續時間短,常不治自愈。
但還有一些人長時間打嗝,甚至影響到睡眠、說話、吃飯、呼吸等正常生活,這時應引起警惕。一般呃逆發作時間持續超過48小時未能停止或進行性加重,稱為頑固性呃逆,這可能是疾病的征象,也可能是病情危重的信號。
另外,對于斷斷續續打嗝,如果打嗝時間很久,盡管不符合以上頑固性呃逆的標準,仍然建議要引起警惕,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打嗝是一種反射活動,其反射弧由三部分組成:傳入神經、中樞和傳出神經,主要牽涉的是膈神經和迷走神經。因此,和這些神經有關的任何病變均可引起打嗝。所以要確定打嗝的根本原因,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查才能確診。
通常膈肌及其周圍臟器的病變是引起打嗝的主要病因,如胃腸道的梗阻、脹氣;肝膽的炎癥、膽囊或胃腸術后;肺炎、胸膜炎;急性心梗、心包炎;膈疝等。
如果打嗝影響到生活,需要檢查,醫生建議選擇腹部B超、胸片、心電圖這三項,基本可篩查大部分與打嗝相關的器官部位,且性價比高。
倘若老人剛做完膽道或胃腸方面的手術,同時伴有打嗝請及時就醫。如本身有心腦血管疾病,出現打嗝不止請立即就醫,注意排查心臟及腦部疾病。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