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一張兩平方米的桌子上,擺滿各色商品,桌子前,挑選把玩的顧客絡繹不絕。在新天地時尚中心,有一排這樣的小鋪挨靠著,售賣懷舊和創意商品,也售賣那些只屬于跳蚤市場的情調。
近70家店成為商場新景觀
周六上午11點剛過,不少攤主就已經忙開了,支起小桌,鋪上桌布,從拉桿箱里拿出商品。又是一周的跳蚤市場開市了。
記者發現,在新天地時尚中心的一層,有近70個這樣的攤位,攤主中不僅有創業人士,還有兼職白領,甚至還有來自國外的友人。一位來自新西蘭的攤主告訴記者,在國外的時候就很喜歡跳蚤市場的氛圍,所以選擇入駐。
從手工飾品、皮具,再到充滿文藝氣息的手袋、錢包,記者發現,每一個攤位前,都有不少的人氣,從樓上向下看去,頗似一條人頭攢動的長龍,給整個商場也增添了不少人氣。 一位消費者就直言,自己很喜歡這種集市的味道,“賣的東西都有古樸的氣息,外面很少看到。”
日租金不菲仍能盈利
在一家賣手工皮具的商鋪前,記者發現,一個小的手工皮包售價為240元,不過一個小時內,就賣出了2只。老板告訴記者,她是一個創業者,不過目前迫于資金壓力,并沒有實體店鋪,所以借助這個平臺,一方面實物銷售推廣自己的商品,另一方面也通過實物展示拉動網上的銷售。她指了指桌上的二維碼,“掃一掃,微信上面還有更多款式,還可以定做的。”
據悉,懷舊跳蚤集市每周六舉辦一次,半天時間租金為700元左右,不少攤位的攤主都表示,“每個禮拜銷售情況根據客流情況會有好有壞,好的時候有一兩萬,差的時候幾千塊,但是總體來看盈利還是不成問題。”記者在現場也發現,有些攤主為了節省成本,兩家合用一個攤位,以此平攤租位費用。
一位攤主透露,跳蚤市場由于是固定在每個周六開市,又在新天地,首先是確保了一定的客流量,而如果同樣是去外面租賃一個店鋪,按月結算,則不得不面對很多工作日乏人問津的窘境。“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無效率的成本。而且跳蚤市場實際上是一個展示實物的契機。”據了解,入駐懷舊跳蚤市集的攤主70%是沒有固定實體店的,因此通過這一個平臺,無疑將進一步拓寬其銷售的渠道。
互贏模式拓展“跳蚤文化”
事實上,這一滬上最早的懷舊跳蚤市集早在2012年就已經出現。“最開始的時候只是出現在弄堂里,以舊物交換為主,攤位也就是20多家。”懷舊跳蚤集市現場負責人孫辰告訴記者,隨著“跳蚤文化”近年來在國內的逐漸興起,跳蚤市場也逐步擴容,進駐新天地后,目前固定的攤位已經發展到了近百家。
孫辰告訴記者,目前,跳蚤集市進駐新天地是一種各方互贏的模式。“新天地時尚中心提供場地,換來了大量的人氣;我們公司提供服務,收取一定的租金;而攤主則借助這個平臺不僅現場銷售,更多渠道推廣了他們的產品。未來只要條件允許,我們一定會持續辦下去。”
該跳蚤集市的創始人于斯斯表示,當初之所以想到舉辦懷舊集市并一直堅持下來,得益于自己在荷蘭留學時期的經歷。“宿舍附近有一個固定的賣便宜二手用品的跳蚤市場,對于并不富裕的學生而言,簡直就是一個‘天堂’。而回來后發現,在上海找不到像這樣的跳蚤市集。”
其實,跳蚤市場在歐洲已有很長的歷史。上海懷舊跳蚤市集的出現,也掀起了一陣復古懷舊的風潮。不過相較于國外成熟的跳蚤市場,中國的跳蚤市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不少資深“跳蚤客”指出,“目前來看,銷售的東西較為單一,基本上都是手工創意產品,品類不夠豐富。”
業內人士指出,跳蚤市場的購物氛圍與大商場完全不同,通過聊天、砍價,拉近了買賣雙方的距離。“每一件商品的背后都有故事,在溝通中,整個購物過程充滿了情趣。跳蚤市場拉近了現在都市人的距離。”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