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叔叔退休后,血壓開始變高,醫生告訴他要限制鹽的攝入。于是,姜叔叔自覺地進行低鹽飲食,平時做飯也少放鹽??杉词惯@樣,姜叔叔的血壓仍然控制得不理想。醫生在再三了解之下發現,原來,雖然他在烹飪時少放鹽,可他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吃辣椒醬,每頓飯幾乎是無辣不歡。醫生告訴姜叔叔,辣椒醬里面含有“隱形鹽”,是造成血壓不達標的原因之一。因此,調控血壓,更要注意食品當中的“隱形鹽”。
對正常人來說,每天2克左右的鹽就能滿足人體的基本需要,但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味道淡,2克太不符合國人的烹飪習慣。因此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的鹽分攝入量應不超過6克,這能讓我們吃得美味同時又能保持健康。
然而,據調查顯示,我國人均食鹽量是10.6克左右。毫無疑問,攝鹽量的超標,是我國高血壓人群增長的“推手”之一。目前我國高血壓人群已達到3.3億,其中60%是鹽敏感高血壓患者。所謂鹽敏感高血壓,就是這類人群接觸鹽過多,就會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壓。
或許很多人認為,“鹽敏感”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那么,要做到限鹽,不吃太咸就可以了吧。其實,單憑味覺是察覺不出鹽分的高低。有研究表示,鹽減少20%-30%,人的味覺是感受不到的。此外,一些食品,例如一些甜品,像奶酪、冰淇淋、面包等,雖然最終味道是甜味,似乎與咸味根本不沾邊,但其實在制作過程中也加入了鹽,而且甜味易掩蓋咸味。
由此可見,要調控血壓,我們不僅要限制看得見的鹽,更要嚴防生活當中的“隱形鹽”。以下是一些我們容易忽略的含有“隱形鹽”的食物:腌制品如咸菜、醬菜、臘肉等;調味品如辣椒醬、醬油、雞精、味精等;熟肉制品如香腸、火腿、牛肉干等;快餐如雞翅、比薩餅、薯條等;零食如瓜子、話梅、薯片、爆米花、即食紫菜等。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