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由于遲遲等不到上實和光明兩大集團的說法,農民們不敢將稻田翻田補種。而一旦過了7月1日,播種季節將徹底結束。假如仍不能補種,萬畝稻田拋荒帶來的損失不堪設想……

5月31日上午,承包崇明東灘1300余畝稻田的張濤,突然發現其承包田里的水稻秧苗大面積死亡,而這些秧苗是一個月前“直播”下去的,此前長勢正常。很快,其他承包戶們也發現,承包的稻田出了問題。據上海迎澤蔬果專業合作社測算,秧苗大面積死亡的稻田足足有11000畝。
秧苗怎么會突然大面積死亡?經初步勘查,“罪魁禍首”可能是位于上實和光明兩大集團下屬企業承包區域交界處的一個水閘滲漏、漫閘導致咸水倒灌。
那么,水閘滲漏是誰的責任,誰該為損失負責?由于遲遲等不到上述兩大集團的說法和認賬,農民們不敢將稻田翻田補種。而一旦過了7月1日,播種季節將徹底結束。假如仍不能補種,萬畝稻田拋荒帶來的損失不堪設想……
用于灌溉的河道內,鹽分竟達千分之6.2
承包戶們承包的稻田,位于崇明東灘濕地公園的南北側。這里是上實集團下屬農業公司承包的地塊,屬上實東灘園區B區,交由合作社承包耕種。據反映,這次秧苗大面積死亡的地塊主要是園區內的19-25號地。

6月22日,記者在崇明東灘實地查看。這些地塊呈南北向分布,主要靠緊鄰地塊的一條南北向河道里的水引流灌溉。記者現場看到,北側,一眼望過去,連綿的大塊田地,都已是荒禿禿空無一物,一些地塊甚至已經干得開裂;僅南側,有的田地上還能依稀看到星星點點的秧苗。承包戶們告訴記者,北側田地的秧苗幾乎全死光了。南側,有些田上,每畝大約還剩余存活了1萬株左右的秧苗。而正常情況下,一畝田的秧苗在12萬株左右。與這些田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附近正常的田地上已是綠油油一片,稻秧已有巴掌高……
據上實農業公司稱,之所以稻秧大面積死亡,原因在于那條用于灌溉的河道里倒灌進了咸水。5月31日,發現秧苗大面積死亡后,上實農業公司曾對河道里的水進行了取樣檢測,當時,河水內鹽分濃度為千分之6.2至1.8不等,濃度由北向南遞減。而水稻正常種植所需的灌溉水,鹽分濃度不能超過千分之1。
咸水從何而來?與最北側19號地塊一堤之隔的,是光明集團所屬長江總公司水產公司的前哨咸水養蝦場,該養蝦場一直從東側引流海水用于咸水養殖南美白對蝦。而為了整個區域排水的需要,堤岸兩側兩個地塊之間有涵洞相連,并設有水閘。上實農業公司檢查發現,原本密閉的水閘出現了滲漏、漫閘的現象,導致了北側養蝦的咸水滲進南側河道,最終釀成萬余畝稻田秧苗死亡的損失。此外,在水閘的北側,原本還有一條小土壩,如今,這條水壩也不見了蹤影。

△圖中圈出位置即為發生咸水滲漏、漫溢的水閘,而左側遠處即是受損稻田。倒灌事件后,水閘已被徹底封死。
水閘滲漏誰之過?兩家企業互推對方
6月16日,上實農業公司和光明集團長江總公司請來了市農技中心等單位的專家。據專家實地勘察確認,稻秧死亡確實是因為灌溉水鹽分超標。
對于承包戶們來說,秧苗的大面積死亡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他們急切地需要一個說法。承包戶們稱,損失一方面來自于前期的購買種子、租賃農機等播種費用,另一方面則來自于田地的減產。也就是說,由于已經過了最佳的播種時機,即便及時補種,減產也難以避免。據承包戶們估算,每畝稻田減產量大約在400斤。初步估算,損失大約在五六百萬元。
這筆損失該誰來承擔?上實農業公司認為,光明水產公司的咸水養蝦場過去一直從北側東旺沙水閘外側的團旺河引水和排水。而2016年起,東旺沙水閘進行外移施工,可能導致咸水養蝦場向北排水不暢;因而,養蝦場就拆除了原有的那條小土壩,以便于向南排水。而衛星地圖顯示,去年12月份時,這條小土壩還是存在的。加之,稻秧大面積死亡后,上實農業公司檢查了兩個地塊之間的涵閘,并未發現有損壞的現象。由此,上實農業公司判斷,該土壩的拆除,咸水南排,是造成咸水最終漫溢倒灌的直接原因。

△圖上右方為受損稻田北側的咸水養蝦場,圖中河道為光明水產引流海水用的河道。圈出位置原本有一個小土壩,上實認為,土壩的拆除是咸水向南倒灌的直接原因。
對于上實農業公司的這一說法,光明長江總公司水產公司予以了否認。光明水產公司稱,上述土壩,是當年養殖場改造時為了阻斷水流修建閘口而臨時修筑的,并非是為了阻隔咸淡水用的。而如今,土壩也并非人為拆除,是自然垮塌的。光明水產公司認為,土壩垮塌后,水閘的密封性能又不佳,才是咸水倒灌的根本原因。而這一水閘和水閘所在的堤壩,一直是上實公司在使用。在海塘所移交給上實的文件中也曾明確,“該涵洞由雙方(上實和光明)參與管理,維護費用由上實公司支付”。因而,上實農業公司對水閘維護不善,才是咸水倒灌的原因所在。

△光明水產公司提供的一份示意圖上顯示,小土壩并非是為了隔絕咸淡水所用,也是自然垮塌。而水閘的使用方上實農業公司維護不善才是咸水倒灌的原因。
承包戶們心急如焚,“12345”介入督辦
盡管雙方均表態愿意按照咸水倒灌的責任比例來承擔承包戶們的損失,但雙方對于責任的分攤卻爭執不休,均認為對方才是“主責”,承包戶們也一直沒能等到一個明確的回復。
盡管事發后上實農業公司已采取緊急措施,將灌溉用河道中的咸水抽排,并引淡換水,但萬余畝的稻田因涉及受損面積的測量和證據的保存,承包戶們并不敢貿然翻田補種。更緊迫的是,播種期已接近尾聲。一旦拖過7月1日,將無法進行補種,萬余畝稻田只能拋荒,屆時將損失更大。承包戶們心急如焚!
過去三周來,承包戶們不斷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求助,希望有關部門協調上實和光明雙方,盡快拿出一個解決方案;或者聘請第三方,對咸水倒灌事件的責任認定進行權威的裁斷。
為了推動事情的解決,“12345”將此事納入督辦案例。6月22日,“12345”召集市國資委、光明、上實以及崇明區農技中心等部門召開協調會。會上,面對仍然爭論不休的雙方,“12345”建議雙方暫時擱置責任劃分的爭議,先認可承包戶們的損失,做好對承包戶損失金額的認定,以便承包戶們盡快安排補種;后續待責任認定后,再按照比例賠償。會上,雙方對這一方案均表示了認可。上實農業也承諾在補種時免費提供種子和農機。
但據記者了解,截至6月23日下午17時,雙方仍在核準具體的受損面積,補種仍未開始。希望上實和光明本著負責任的態度,盡快將具體損失認定結束。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也將繼續關注事態的進展。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