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大閘蟹上市以來,銷售情況究竟如何?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受制于諸多因素,今年大閘蟹的銷量出現了明顯下降。而大規格螃蟹數量稀少,價格甚至出現翻倍。同時,隨著養殖技術的發展,以“崇明清水大閘蟹”為代表的本地蟹表現強勢,成為行業內的一支生力軍。
大規格螃蟹量少價高
在長寧區天山西路上的一家菜場,記者看到,在水產區,有近七成攤位都在售賣大閘蟹。大閘蟹按照規格大小被放置在不同的玻璃桶內,論只計價。個頭越大,價格也越高。據商家介紹,雄蟹分為5個檔次,四兩以上的價格最高,每只售價在50元左右,個頭最小的一檔每只18元;雌蟹則被分為4個檔次,最高的價格每只30元。記者注意到,在攤位上銷售的絕大多數均為太湖蟹,而陽澄湖大閘蟹占比不到兩成。
“買四只,都是雄蟹,雌的不要,幫我挑大點!”一位大媽正在購蟹。談到大閘蟹今年的銷量,多數攤主都擺擺手,示意不如往年。“太湖蟹比陽澄湖的賣得好,但今年蟹的個頭實在不大。”一位女攤主說罷,從玻璃桶內,取出一只“太湖極品蟹王”向記者展示,“這個頭在往年都按小蟹賣,今年就算大的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今年前期部分螃蟹產區遭遇洪澇災害,加上南方七八月間持續高溫,造成今年大閘蟹個頭偏小,產量也比去年低。因此,業內普遍預計,今年大閘蟹將會是一個“小年”。
李記蟹莊的俞老板則告訴記者,今年螃蟹總體銷量比預想的還要差一些。“原來都預計較去年縮水20%,但到目前差不多是少了30%。”另外,大蟹的數量之少,也出乎他的意料。“大蟹產量也比去年少了30%。”俞老板稱,大蟹的稀缺,直接導致價格翻倍,以一只4兩雄蟹為例,今年吃一只的錢,去年夠買兩只。
本地蟹市場口碑趨好
“今年清水蟹產量大,密度大,所以賣得就比去年好得多!”崇明清水蟹養殖大戶董惠春告訴記者,今年清水蟹每日的平均銷量可以達到200斤左右的水平,而往年每日想賣出100斤都很難。
曾經,崇明本地的螃蟹規格較小,因而有“烏小蟹”或“老毛蟹”稱法。“這幾年我們的養殖技術大大提高,本地蟹在市場的口碑也越來越好。”董惠春向記者介紹,隨著水源優化、養殖環境,特別是養殖技術的改善,不光崇明,連金山的本地蟹也開始嶄露頭角。
董惠春告訴記者,現在一只4兩5的清水蟹價格基本維持在230元。由于市面上大蟹稀缺,今年大規格的清水蟹價格可觀。董惠春表示,清水蟹的膏脂豐滿,肉質鮮美。“而且清水蟹的成熟期更晚一些,所以在明年春節之前,都是最佳的賞味期。”董惠春表示。
港澳臺發貨量下降
近期,香港特區食品安全中心公布,9月下旬在市面上抽查5批次共12斤的大閘蟹樣本,發現其中有兩個樣本的二惡英含量超標,超標樣本來自江蘇省兩個水產養殖場。不過,上海本市銷售的大閘蟹,經調研不存在藥物超標的情況。
市場人士表示,其實,在大閘蟹檢測出二惡英含量超標,也并不表示大閘蟹就有毒了。香港食安中心稱,涉事樣本的二惡英含量水平屬偏低,偶爾短期攝入量較高,也不會影響健康。而在一只螃蟹中,蟹黃、蟹膏含二惡英的含量比食蟹肉更高。
“這個事曝光后,對我們做外貿是有一定影響的。”俞老板向記者表示,一般出口螃蟹,首選品質優的大蟹,而“二惡英”事件或導致內地發往港澳臺等地區的貨量下降。“這樣有一部分大蟹會回流到內地市場。”俞老板稱,這樣一來,內地大蟹的價格會因增量而產生下滑,但由于大蟹整體量少,降價幅度會很有限,每只或許會便宜10~15元左右。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