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要想實踐自己的創業理想,具體涉及到哪些方面?
楊永華:首先,從各種成功創業的案例來看,創業者過往的從業經歷與其創業項目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皆是對某個行業有相當的熟稔程度,并具備在這個圈中的優勢能力。概括來說,可稱之為“技能”。好比是現在的一些互聯網創業型企業,核心的創始人不乏曾在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大眾點評等頂尖企業浸潤多年,擔任過像技術總監、產品經理等兼備技術與管理的職位。在未來,真正只有少部分的人可以革命式地去開創什么,更多人的創業,是對于現有行業的深度挖掘,在客戶需求的細分定位上做文章。就我知道的一位曾在攜程工作過的高級軟件工程師,他發現公司在面對公眾的自由行服務訂制領域實力超強,而在商務人士的訂票、酒店、旅行方面卻有諸多不足,后來他便立足于此,創辦了自己的企業。
其次,是“團隊”。創業的想法可以非常個人化,但真正的戰斗必須有一個團隊才行。特別是當你選擇的不是生存型創業,而是要做成一定規模的機會型創業的時候。如果你擅長產品研發,那還需要有人懂資本運作、內部管理、市場營銷、法務咨詢……如何把這些人才招募麾下,并且擁有一樣的理念與愿景,是一大關鍵。
再次,至關重要的“資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資金就像是保障企業健康的血液,一旦供給不足,本尊將瞬間死亡。從一個idea到產品,牽涉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用錢。員工的工資福利,產品的研發推廣,主事者對財務規劃務必考慮清楚。
當然,前面談的其實都是鋪成,歸根結底,真正成就創業成功的核心是“產品”。你所推出的產品是市場真正需要的嗎?因為不少產品,雖然創意十足,但可能不對準市場胃口,那就是偽需求,所以充分的市場調研相當必要。
以上談的是主要幾點,事實上,真實的創業仍是非常復雜而又有風險的,在創業初期與中期要牽扯創業者的精力可能是一名上班族的好幾十倍。而且,即使萬事俱備,依然不保證絕對的成功率。首次創業的成功率只有12%,二次創業的成功率為20%,三次的更高可達30%。但仍然有70%的概率會失敗。那如果失敗了,意義何在?對于一些人,是寶貴的經驗積累,待再次創業時,就能避免很多錯誤。現在倡導的創業理念,不是用最短的時間成功,而是怎樣用最短的時間試錯。對于另一些人而言,豐富的人生閱歷會讓他們在重回職員道路的時候,更加珍惜工作,能更成熟地面對職場。
(楊永華系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副主任)
崇明商家網表示:創業是場持久戰需要艱苦經營和不斷學習。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