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36元,小錢惹出大麻煩。日前,一則消息在上海白領圈中熱傳,某公司的女白領乘坐專車去上班,說好下車后付36元車費,到達目的地后,女白領卻改口說用手機付款,誰知等了又等,直到第二天專車司機也沒有收到車費。其間,司機打了好幾次女白領叫車時候使用的手機,就是沒人接聽。司機心里越想越氣,索性找到公司前臺,拿著手機號找這個女白領。公司領導得知此事后,把女白領開除了。
無獨有偶,赤坂亭品牌總經理因吸煙被投訴打罵顧客的新聞這幾天也吸引了不少眼球。事件的結局都是以員工離職收尾,企業如此處理,維護形象是其重要原因。但具體到個案之中,有不少網友為女白領打抱不平。本報結合微信公眾號“有你安Union”發布調查,結果顯示,盡管44%的網友支持公司開除這位白領,但也有三分之一的網友支持這位白領進行維權。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十余位滬上白領,讓我們來聽聽他們如何看待此事。
細節看人品支持開除的人不在少數
事件一曝出,網上便炸開了鍋。女白領聰明反被聰明誤,為了這區區的36元車費,失去了信譽,丟掉了工作不說,還損害了公司形象,可謂“一舉三失”。因此許多人覺得這樣的處理及時到位不說,還十分解氣,為涉事公司的處理態度鼓掌點贊。
“勿以惡小而為之”是許多人都談到的一點,網友“@喝可樂的喵”認為,36元雖然不是大錢,但也是司機勞動所得的辛苦錢。而且打了很多次電話也不接,難免讓人懷疑有故意賴賬的嫌疑。“@渡的小翼”說得更直接了,職場誠信無小事,各種細節體現的正是職業操守。這點小便宜都想貪的人,在工作上十有八九見責任就躲,見好處就上,都讓人找到單位來了,這讓單位的臉往哪放?開了也是活該。
言辭激烈的網友也有不少,“@幼稚園鹿鹿”說,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人品和態度的問題。信用不值錢,人品中便沒有值錢的東西了。連支付車費都能“忘記”,工作中還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忘記”的?“@楊凈”也表示,好人受熱捧,道德有瑕疵的人不受待見應成為社會的風向標。唯有用法律和道德約束自己的言行,守住做人底線,才能在職場上贏得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說開就開職工的權益該如何保障?
面對公司說開就開的“任性”,也有網友認為公司的處理決定很不妥當。不近人情之外,在程序和依據上都有不少漏洞,最高法院司法解釋明確指出“未通知工會屬違法解雇行為”,企業不僅沒有通知工會,開除的理由也全然和工作無關。
反對的網友中,許多都認為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不要把自己放在道德高位看問題。“@HoraceLaai”就說這36元應該付,但是公司因為這個原因開除員工,這不應該。公司有公司的規定,既然沒有違反公司規定,就不應該開除。“如果就這樣開除,是不是以后隨地吐痰或者上廁所不洗手、過馬路不扶老人家也要開除了?”她這樣反問道。
還有不少網友認為私生活和工作也應該分開,以員工私人問題為由進行處罰,難以讓人信服。“@咚咚咚鏘”理性地分析說,員工在工作之外的失誤如果未被寫進勞動合同,則不應該成為其被解聘的理由。一家公司隨意違反用工合同解聘員工,同樣也是違約背信的行為。員工可以看作是企業單方面解除合同,完全可以進行維權和申訴,此外屬于自己應得的補償金一點也不能少。
“任性”對待職工企業需三思
企業用自己的失信行為去告誡或懲罰員工的失信,如此“任性”對待自己的員工,也讓許多網友憤憤不平。
“@歐哈醬”也是位白領,剛入職時處處碰壁讓她至今記憶猶新,她說,企業輕則罰款、重則開除,忘記了懲罰的目的,工作氛圍始終很緊張,這樣的企業怎么能讓員工愛得起來呢?企業迅速作出的開除決定,也讓不少人很同情這位白領的遭遇。“@大錘”就和不少網友展開了討論,在他看來,這名女白領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勞動監察部門也不能袖手旁觀,而應介入這起事件,及時糾偏,讓處理的行為都在法治軌道內進行。只有這樣,保障勞動者權益的法律才不會淪為一紙空文。
當然,從全社會角度看,建立社會信用體系,企業也是重要一環,如何提升員工誠信度?并非粗暴開除就能達到目的。“@娜娜拉拉分不清”認為,這個過程需要個人的自律,也需要企業用企業文化來教育和熏陶員工。對員工犯的錯誤不分輕重一炒了之,企業也是逃避責任。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