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崇明蟹越養越大,越養越好,為蟹農帶來了好收益。在“烏小蟹”華麗轉身為“崇明清水蟹”的背后,是崇明水產技術推廣人員的辛勤付出,他們攜手蟹農和示范基地,孜孜探索出一條河蟹科學養殖之路。
背朝黃土,俯身蟹塘,由于工作需要,他們常年駐扎在崇明偏遠地區,除了做試驗還是做試驗;多年來,通過親身實踐摸索出成蟹的科學養殖方法并悉心指導蟹農,農民養成功大蟹,錢袋子鼓起來了,而他們依然默默無聞,繼續著下一步探索。
潛心研究
蟹長不大與水和餌有關
崇明現代農業園區北八滧橋,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特色水產示范基地位于此處。這里很偏,偏得有些寂寞,但也許正是十年如一日的寂寞,醞釀了崇明蟹由小變大的“奇跡”。
“崇明蟹長不大的?!笔嗄昵?,大多數水產專家對崇明小蟹不抱希望。當時的情況確實如此,與市民熟知的青背白肚的大閘蟹相比,崇明蟹又小又黑,大一點的2兩出頭,3兩大一只已是罕見,跟別說4、5兩大的了。
為什么崇明蟹養不大?為什么湖泊放養的蟹長得大?這是困擾了崇明養蟹人和水產技術人員多年的問題。不甘心。在北八滧的基地,崇明水產技術人員一遍又一遍地嘗試、對比,得出結論——蟹養不大,和養殖環境有關。
“要想養大蟹,水和餌料很重要。以前蟹農養蟹和魚混養,魚搶蟹的餌食吃,蟹自然長不大。大部分蟹農在養殖時,不控制水的咸度和凈度,水太咸又不干凈,導致蟹性早熟,蛻殼次數減少,所以長不大。要知道,蟹蛻一次殼就長大一點?!笨h水產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楊錦英說,找到了原因,接下來就出對策。
大力推廣
蟹農也養成功了大蟹
那么,怎樣才能養出大蟹呢?“水凈、餌足?!睏铄\英說,蟹塘的水一定要干凈,且要適當在塘中種植水草、投放餌料?!昂答B蟹有著天然優勢。如陽澄湖自然資源豐富,水質好,空間足夠大,把蟹投放進去,不用花很多心思照料就能長成大蟹。而崇明沒有這樣的資源,只有在蟹塘里營造適合蟹生長的環境。”
“環境決定個頭。比如種植水草,一方面是為了凈化水質,一方面也是保護蟹,因為蟹在蛻殼時很脆弱,水草為它們提供了隱蔽的環境;再比如餌料,可投放螺絲等育肥的食物,養殖密度也有講究,如果一味追求高產量而增加密度,效果只會適得其反?!?nbsp;
“雌三雄四。”楊錦英說,所謂大蟹,就是雌的達到3兩/只,雄的4兩/只,養殖成功的標志,是大蟹的數量達到30%以上。
“2006年基地養殖的大蟹數量達到30%,2008年,大蟹占50%以上,我們便開始在養殖戶中推廣?!睏铄\英說,這幾年,水產技術推廣站在本島建立了12個示范點,推廣大規格成蟹養殖都取得了成功,其中最為有名的要數寶島蟹莊;還有1家養殖戶,獲得去年全國河蟹評比的金獎,有的養殖戶還取得了扣蟹和成蟹養殖的雙豐收。
幾年前,專程來崇明養蟹的蟹農老李說,多虧了崇明水產專家和技術人員的指導,他才解決了如何種水草的難題,大大提高了蟹的成活率。
多管齊下
為優質水產品作儲備
為什么要養大蟹?因為長期以來,崇明以養扣蟹為主,這種模式受制于蟹苗資源和成蟹市場,因此養大蟹成了蟹農的出路。
現在,崇明清水蟹的名頭已很響,上海海洋大學與崇明合作,共同打響崇明清水蟹品牌,打開銷路。
外頭熱熱鬧鬧,水產技術推廣站的基地里,仍冷冷清清?!拔覀冞@兒長期蹲守五到六個人,專注搞養殖試驗?!睏铄\英說,耐得住寂寞是一回事,但要打開水產市場、助農增收還需多條腿走路。
楊錦英告訴記者,被稱之為長江第一鮮的刀魚是名貴水產,由于人為濫捕及長江水質資源變化等原因,正逐年減少,前年開始,本縣水產科技人員著力進行刀魚人工養殖試驗,目前已取得成功?!叭ツ?月投放的苗,現在已長到16厘米,接下來,我們要繼續做深度研究,攻克如何投放餌料的難題?!?nbsp;
楊錦英還透露,去年引進的名貴魚種太陽魚,在成功養殖的同時,水產技術人員已指導部分地方推廣養殖,將來可用于農家樂垂釣,增加農民收入。
網友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