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田連阡陌,村落屋舍錯落有致,顧伯伯民宿群成為村宅間亮眼的一處存在。

近年來,借勢崇明鄉村旅游的發展,崇明民宿應運而生。10年間,顧伯伯民宿群也靠著創始人顧洪斌“敢為人先”的信念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繁茂的花草環繞下,是修葺一新的白墻灰瓦,道路整潔,一派興旺;而在十年前,這片土地上老屋破敗,垃圾成堆,留守的都是村里的老人。這些變化是如何發生的?還要從村民顧洪斌的一次返鄉開始說起。

2012年,在上海市區打工的顧洪斌回到崇明的家中,看到年邁的雙親,愁上心頭。自己常年在外奔波勞碌,到手的工資勉強養活一家老小,而總是盼不見兒子歸家的父母急需養老。為了更好地陪伴雙親,顧洪斌想到了家里唯一的一套農村閑置房。
當時,整個崇明尚無“民宿”的概念,只有“農家樂”。顧洪斌把自家的住房整套打包出租給旅客,日常管理和運營交給父母,讓他們退休之后“老有所為”。第一年就賺了2.8萬元,兩年后,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以及老顧客的口碑,顧洪斌家的民宿年收入可達6萬多元。

顧洪斌(左)
2015年,顧洪斌辭去工作,回鄉全職經營民宿。作為整個村子里第一個嘗到甜頭的人,顧洪斌的成功經驗開始吸引其他村民。很快,兩名村民自愿加入他的團隊,顧洪斌幫助他們改善房型、設計裝修。同時,村民的加入也解決了顧洪斌家房源供不應求的問題。
顧伯伯農家樂綜合服務部負責人陳麗君告訴記者,大家在一起抱團做的時候,惡性競爭的情況就不存在了。價格大家都可以統一協調,對客人的接待能力、接待服務,也可以統一去提升,形成了村內民宿產業的良性循環。

2018年,崇明申辦花博成功。也就是在這一年,整個村子近20家的民宿已經初具規模,在政府的引導下,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顧伯伯”,抱團取暖。
此時,一位新加入的老黨員推動團隊往前邁了一步,他們共同開會表決,制訂考核制度,確立服務標準,讓民宿運營服務有了“統一規范”。據了解,2021年花博會期間,39幢民宿服務游客的參與率高達96%。

這39戶人家原先都是老人帶著兒童,守著空蕩蕩的房子,而現在,他們的日子有了盼頭。民宿經營帶來人氣,土地流轉帶來收益,年底股份制經濟合作社分紅、村宅建設傭工費用......平均下來一戶年收入可以達到15萬元左右。
村風村貌煥然一新,鄰里關系更加和諧,主動打掃村路、合作清理雜草,共建、共創、共享美麗村宅的生活已是常態。更讓顧洪斌欣慰的是,10年內,退休的村民不再有無所事事的孤獨感,回鄉創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花博會落幕之后,這個勇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團隊又要開啟下一步的拓展。他們計劃將產品和產業同步升級——房型、服務、制度......同時發展“民宿+農業”的模式,擴大草莓采摘園規模,升級草莓品種,讓這個民宿群真正成為一個收入型產業。
敢為人先的顧伯伯民宿群在踏出第一步的時候,或許并未想過走到今天的規模,憑著一腔熱血和堅定的信念,他們在經營過程中一步步摸索出來的寶貴經驗也為崇明的鄉村振興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有益經驗。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