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起程建筑、喜捷廣告、基點教育、崇研果蔬合作社……在崇明擁有數家公司的歐陽林祥,被問及最喜歡其中的哪個行業時,毫不猶豫地回答:農業。

“從小在湖南農村長大,對農業有種特殊的感情。雖然相比其他行業,農業需要花費的精力更多,但也正是如此才會讓你更有期待,讓你真切感受到揮灑汗水過后收獲的滋味。”
跨界,也是回歸
歐陽林祥不滿20歲便來到上海打工。一個偶然的機緣,在地圖上看到“崇明島”三個字,“上海還有島嗎?”抱著好奇的心態,他踏上了崇明的土地。一上島就被吸引了,沒多久,他決定在島上創業。

經過一番打拼,歐陽林祥有了屬于自己的基點教育等幾個公司。可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始終對農業有著情節。“崇明一直在探索生態發展,又在推進生態農業建設,我非常看好未來崇明的農業發展。”于是,2010年,他又創立了上海崇研蔬菜專業合作社。
從教育培訓、廣告媒體、市政工程,到果蔬種植,在別人看來是一種“跨界”,而在歐陽林祥內心,這是一種對自己情有所系的農業的“回歸”。
做個“新農人”
每個周末,歐陽林祥總會來到位于廟鎮和港西鎮的基地。不止巡視這么簡單,他還親自動手,除草、剪枝、施肥,忙得不亦樂乎。

他深知,做農業,勞動還是根本。“他是真的熱愛農業,肯吃苦、思路廣,所以合作社被他辦得有聲有色。”歐陽林祥的朋友們紛紛跟記者說道。
記者跟隨歐陽林祥來到廟鎮聯益村基地。望著果園里碩果累累的景象,歐陽林祥感慨萬千,不禁回憶起多年前,他初建基地時的場景。
2009年冬天,歐陽林祥在聯益村流轉了80畝土地。為了讓農田盡快滿足耕作、灌溉要求,歐陽林祥拿起農具,親自下田平整土地。凜冽的寒風吹痛了臉龐。幾個小時過去,不知不覺中,歐陽林祥已是滿頭大汗,衣衫都濕透了。
此時,過來幫忙的父親抱怨地說道:“我們家就是種地的,你也知道做農業很辛苦,為什么還要堅持呢?”歐陽林祥堅定地說:“我喜歡農業,我也相信崇明的農業大有前景,我要做個‘新農人’。”
“新農人”的銷售經
從合作社成立開始,歐陽林祥便把家安在了基地上。歐陽林祥一邊學習栽種技術,一邊試種紫色系列蔬菜。2015年開始,歐陽林祥流轉400畝土地,主要種植銷售葡萄、梨等水果。

辛苦勞作,盼的就是收獲;而到了收獲季,如何銷售這些水果又成了難題。此時,歐陽林祥親自上陣,一有時間就跑到崇明施翹河菜場、或者浦東北蔡農產品交易中心“擺地攤”。
佳果成熟期,凌晨三點多,歐陽林祥帶著員工們馬不停蹄地將2000多斤水果裝車,隨后出發趕往浦東。但往往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歐陽林祥沮喪地說道,有時一上午只賣出一半,下午又灰溜溜開著車回家了。
“我們合作社種植的葡萄、梨等水果品質很好啊。”有一次,他被“逼急”了,主動跑到各個攤位前,滔滔不絕地向攤主介紹起自家的水果。有個批發商看到這位小伙如此“賣力”,好奇地嘗了幾顆葡萄。
“口感好、品相也不錯,還是綠色無公害的。”于是一拍板訂下了他剩余的1000斤水果。歐陽林祥頓時如釋重負,心里樂開了花。
“就像小孩子做事被認可一樣高興。”更令他欣喜的是,之后這家批發商與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都會向他訂購10余噸水果。

就這樣,合作社的水果逐漸推向市場,受到大眾認可。在上海農業科學院的技術支持下,目前,合作社綠色認證的品種有翠冠梨、水蜜桃、晴王葡萄、枇杷等佳果。
除了種植生產水果,基地也提供采摘,希望通過發展農旅融合模式,拓寬銷售渠道,同時進一步促進本地農業發展。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