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在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成立60周年之際,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運動康復&恢復研究中心水下康復實驗室在崇明體育訓練基地啟用。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紅生表示,“未來實驗室一定會為在崇明體育訓練基地訓練的申城各運動項目以及來訪的國家隊運動員提供功能完備、特色突出、國際一流的高標準水下體能康復、訓練服務平臺。”
崇明基地水下康復實驗室是繼東方綠舟體育訓練基地、市第二體育運動學校、市體育運動學校等訓練基地后,上海市又一個投入使用的水下康復實驗室,擁有國內規模最大、世界一流的水下康復體能訓練系統,對急性運動傷病的預防、個體運動功能的恢復以及部分運動慢性病的康復等起到顯著作用。
科技元素助力訓練康復
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在幾年前就開始引進全世界最專業的水療SwimEX康復系統,運用行業內領先的科學訓練方法和手段,在奧運選手們的訓練和運動傷病康復中起到了極大的科技助力作用。
來自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的周棟介紹到,該系統涵蓋了康復體能訓練池以及冷熱水恢復池等不同類型的水池,“在康復體能訓練池中擁有水下跑步機、水下自行車、水下臺階等設備,通過調節進行水流速度地控制從而促進阻力大小,讓運動員們得到不同的體驗。”
正在進行水下康復訓練演示的高華帥談到:“對我們單跳運動員來說腳部是最容易受傷的地方,在水下跑步會感覺到水壓產生的阻力,水流速度快時跑起來會比較困難就要和其進行對抗,我覺得這樣對于自身體能的訓練康復非常有用。”
冷熱水恢復池中冷熱水的水溫會分別設置為9℃和38℃,運動員在大強度訓練后體內會產生大量乳酸堆積,通過冷熱水交替浸泡的方式能夠使身體內的乳酸加速代謝,達到緩解疲勞快速恢復的效果。
水下訓練加快康復進程
競技體育競爭日益激烈,體能與傷病一直是困擾運動員的難題,甚至成為了他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運動員的康復訓練需要以水陸結合的形式進行,水下訓練有時能夠將部分陸地上的訓練更好地提前開展,從而加快康復的進程。”

現場科研人員說到,當運動員肩關節、膝關節損傷時,早期恢復訓練中在陸地上很難做高強度的力量訓練,這時就可以使用浮板、腳蹼等工具,借助水下的浮力減輕體重對關節的影響,更早進行下蹲等力量動作的訓練。
此外,實驗室中的康復體能訓練池兩側還安裝了攝像機,通過觀察窗直觀看到運動員水下的訓練角度、關節活動度以及動態穩定性等方面,對運動員訓練中的情況進行及時地記錄與糾正,也能起到加快康復進程的作用。
在備戰東京奧運的關鍵時刻,水下康復實驗室在崇明體育訓練基地的落成啟用可以說標志著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保障服務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對推動上海體育事業不斷走向科學化訓練道路、不斷創新轉型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作用。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