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ngMingS.COM崇明網訊 東方網記者王佳妮2月2日報道:相貌娟秀,輕聲細語,這是崇明縣市場監管局港沿所副所長陳紅琴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然而,正是這樣一位貌似纖弱的女子,成為了崇明縣食品生產監督所最早的組建人員之一,也成為了保障崇明三島食品安全的執法先鋒。借用陳紅琴常說的一句話:“如果我們不嚴厲打擊違法經營,百姓的“舌尖上的安全”從何談起呢?”
這樣一位群眾眼中的執法先鋒,在她的執法字典里,沒有“不能、不可和退讓”,有的是一股執法必嚴、整改到位的韌勁。正是憑借這股韌勁,陳紅琴守護著海島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在海島的食品藥品監管市場中唱出了動人的樂章。
“沒見過這么查的” 凌晨突擊讓無證豆制品無處遁形
“做我們這行的,必須當好老百姓舌尖安全的‘守門人’。”在這一信念下,四十多歲的陳紅琴總是沖在執法一線,工作勁頭比所內剛入行的“小青年”還足。
2014年起,上海市食藥監系統大規模開展無證豆制品專項整治,而這,一直是崇明食品安全中難啃的一塊“骨頭”。陳紅琴告訴記者,在崇明,豆制品加工作坊眾多,無證經營情況不少。對此,她與同事們一起深入基層,對廟鎮、港沿鎮的無證生產加工豆制品作坊進行調查摸底。短短三天的時間,廟鎮的23家、港沿鎮的18家無證豆制品加工作坊浮出水面。
改期,推諉,扯皮……執法過程中,陳紅琴沒少碰釘子,甚至還遭到了“她敢拿我開刀,我就打斷她的腿”的言語威脅。陳紅琴介紹,由于豆制品加工產業的特殊性,小作坊通常選擇在凌晨偷偷加工生產,清晨再拿去集市賣。為此,她就先后組織開展了多次凌晨2點的突擊執法檢查。一次無證豆制品聯合整治行動中,當事人情緒異常激動,指著陳紅琴惡狠狠地說:“別跟我說什么有證無證的,如果你這次要取締我,你也別想活!”話音剛落,一大桶臟水便向執法人員潑去,對沖在最前面的陳紅琴更是抬腿便踢。然而,對于這一“場面”,陳紅琴并未退縮,她慢慢蹲下身,撿起水桶,說道:“大叔,我知道你們生活不易,但按照國家相關法律,無證生產加工必須依法取締。至于您生活上的困難,回頭咱們再一起想辦法。”
兩年時間,十多次整治、40多戶經營戶,擺在陳紅琴面前,有多少個成功案例,就有多少道她跨過去的坎。金盾賦予她責任,為了百姓的食品安全,陳紅琴傾盡全力,做好崇明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
“崇明的西紅花,儂曉得伐” 規范市場扶持當地特色產業
在一次走訪某西紅花生產基地時,當地種植戶的一句話引起了陳紅琴的注意:“咱們產的西紅花色澤、質量那么好,比前幾年市面上某些摻色的飲片可強多了。”難道自然生長的西紅花也會有摻色現象嗎?如今這種現象還存在嗎?是否會影響崇明地區西紅花的口碑?陳紅琴的心里頓時產生數個問號。回到所里,她就針對這一問題開始查閱資料,細細琢磨。
陳紅琴記得,2008年,某企業生產的紅花飲片經當時的崇明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存在一定量的禁止添加的化學物質——金橙Ⅱ。此案例曾引起市食藥監部門的廣泛關注,此后數月,由市食藥監局牽頭,廣泛開展了紅花專項整治行動,對上海紅花市場上的摻色現象進行了正面的整治規范。
盡管紅花飲片與廟鎮所產的西紅花完全不同,但為防止此類事件的再發生,也為了杜絕普通百姓認知上的偏差,將正常的西紅花誤解為紅花,陳紅琴帶領團隊深入廟鎮的西紅花養殖基地,從花苗的培育,花骨朵的生長、采摘都進行了了解和實地的監管,她還約談了所有的西紅花養殖農戶,并與委派生產商上藥藥材公司加強了溝通和聯系,確保了廟鎮所產西紅花從田頭到藥柜的整個流程清晰規范。她還在培育室和農戶們一起親切交談,幫助企業出謀劃策如何進一步宣傳好廟鎮的高質量西紅花,避免發生類似2008年的違法添加事件。
辛苦付出,換來的是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目前,上藥藥材西紅花在崇明廟鎮農戶協作基地有3000畝,扶持農戶1500多戶,年產西紅花500公斤,崇明的西紅花種植已然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和重要經濟產業。在陳紅琴看來,當她問起“崇明的西紅花,儂曉得伐”,一句肯定的回答就是對她和團隊工作的最大安慰。
“整改到位但也不能忘了法外有情” 執法利劍閃爍人性之光
如果說執法工作是一把利劍,那么陳紅琴在努力做到執法必嚴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為這把利劍添上人性之光。
據陳紅琴回憶,在一次帶隊至轄區內巡查時,她發現一家小雜貨店證照不全,店內擺設凌亂,店主是一名60多歲的無腿殘疾老人,子女不在身邊,小小的一間雜貨店就是他賴以生存的資本,可如何申領各類許可證,老人又確實存在諸多障礙。在情與法的抉擇中,她,一方面給老人講解食品經營的有關法律法規,幫助其申領證照,另一方面找到了該村委書記,希望村里干部幫助其進行整改,并主動聯系有關部門,為其申領了特困幫扶戶補助金。“在農村地區,類似的便民小店很多,經營者大多是一些獨居老人,小店的收入就是他們的全部生活來源。如何整改,我們需要多花心思。”
情理兼備,剛柔并濟。陳紅琴在規范市場之余,并未忘了服務群眾。“整改,是消除一個食品安全風險點,但也是為一個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整改到位但也不能忘了法外有情。”這,就是陳紅琴,一個想百姓所想的執法者的工作理念。
從18歲到42歲,整整24年,陳紅琴把一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食藥安全事業。十年前的一次選擇,讓她與食品藥品結下不解之緣,也讓海島的食品藥品市場多了一位敢闖敢拼的執法先鋒。十年堅守,十年付出,陳紅琴用“巾幗不讓須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海島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
- 聯系人員:
- 聯系電話:0
- Q Q/電郵:
- 微信手機:
- 公司地址:
-
*聯系方式僅供參考,自行聯系與本網站無關,請注意交易風險自行承擔*
網友評論